其他大学

新疆开放大学25秋临床药理学形考任务一(学习完第1-6章后进行作答

时间:2025-11-13  作者:在线  来源:互联网  点击: 次  

标签:
内容摘要:
新疆开放大学25秋临床药理学形考任务一(学习完第1-6章后进行作答,成绩占比30%) 答案 形考任务一(学习完第1-6章后进行作答,成绩占比30%) 试卷总分:100 得分:98 1.有关药物吸收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
作业答案联系 QQ:3064302332 www.youxue100f.com 微信:wxxygzs
新疆开放大学25秋临床药理学形考任务一(学习完第1-6章后进行作答,成绩占比30%) 答案
形考任务一(学习完第1-6章后进行作答,成绩占比30%)
试卷总分:100  得分:98
1.有关药物吸收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给药途径
B.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
C.舌下给药的优点是舌下血流丰富,药物吸收较快,可避免首关效应
D.小肠摄取性药物转运体与药物的吸收有关,外排性转运体与排泄有关,与吸收无关
E.局部麻醉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目的是延缓局部麻醉药在注射部位的吸收,延长局部麻醉药的效果
 
2.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是( * )。
A.肝肠循环
B.首关效应
C.相互作用
D.生物转化
E.耐药
 
3.有关药物消化道外吸收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完整皮肤的吸收能力很差,药物吸收较少
B.肌内或皮下注射时,吸收速率比胃肠道黏膜快
C.首关效应较强的药物经鼻黏膜给药后,生物利用度增大
D.药物经肺泡吸收,可避免首关效应
E.经皮给药时,老年人的皮肤渗透性较儿童高
 
4.药物生物转化的最终目的是( * )。
A.增强药物活性
B.灭活药物
C.促使药物排出体外
D.促进药物的吸收
E.提高药物脂溶性
 
5.有关药物代谢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所有药物都要经过代谢
B.Ⅰ相代谢为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分解反应
C.Ⅱ相代谢为结合反应
D.不同个体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差异显著
E.连续使用酶的诱导剂,可使药效降低
 
6.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利用度可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B.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C.静脉注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100%
D.首关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也大
E.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质量及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7.药物的肝肠循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 * )。
A.起效快慢
B.代谢快慢
C.分布
D.作用持续时间
E.血浆蛋白结合率
 
8.下列化合物中最可能失去药理活性的是( * )。
A.药物口服后经首关效应生成的产物
B.吸收入血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
C.药物在肝脏中代谢生成的产物
D.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
E.从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
 
9.影响药物半衰期长短的常见因素是( * )。
A.剂量大小
B.给药途径
C.给药次数
D.肝、肾功能
E.给药速度
 
10.某药的半衰期是12 h,每天给药2次,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时间应该是( * )。
A.12 h
B.24 h
C.2~3天
D.5~7天
E.10~12天
 
11.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 * )。
A.一段时间内,血液中药物的相对累积量
B.药物在机体内所能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
C.最低有效浓度
D.最低中毒浓度
E.药物吸收的快慢
 
12.如果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这表明( * )。
A.药物仅有一种消除途径
B.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恒定
C.药-时曲线下面积与所给药物剂量不成比例
D.消除半衰期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
E.消除速率与吸收速率为同一数量级
 
13.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 * )。
A.药物作用最强
B.药物的吸收过程已经完成
C.药物的消除过程正要开始
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
E.药物的代谢过程正要开始
 
14.下图的药物中,效价强度最大的是( * )。
 
 
{图}
A.环戊噻嗪
B.氢氯噻嗪
C.呋塞米
D.氯噻嗪
E.以上药物效价强度都一样
 
15.下图的药物中,最大效应最大的是( * )。
 
 
{图}
A.环戊噻嗪
B.氢氯噻嗪
C.呋塞米
D.氯噻嗪
E.以上药物最大效应一样
 
16.质反应中,药物的ED50指的是( * )。
A.引起能使群体中50%个体产生死亡的剂量
B.引起能使群体中50%个体产生某一效应时的剂量
C.中毒剂量
D.产生最大效应的剂量
E.产生最小效应的剂量
 
17.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 * )。
A.ED90/LD10的比值
B.ED95/LD5的比值
C.ED50/LD50的比值
D.LD50/ED50的比值
E.ED50与LD50之间的距离
 
18.关于受体激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具有内在活性,亲和力较弱
B.具有较弱的亲和力,内在活性较强
C.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较强的内在活性
D.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低
E.具有较弱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
 
19.关于受体拮抗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受体有亲和力,但不具有内在活性
B.具有较弱的亲和力,内在活性较强
C.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较强的内在活性
D.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低
E.具有较弱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
 
20.关于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其表达是一成不变的
B.其与配体的亲和力不会改变
C.与配体结合以后能产生持久的效应
D.受体是一类能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并产生反应的蛋白质
E.受体的本质是糖脂类
 
21.对于不同个体,药物的作用强度是不一样的,其机制可能为( * )。
A.药物作用的受体有多态性,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力或活化能力不一样
B.药物代谢酶有多态性,药物体内浓度不一样
C.药物特异性转运体有多态性,药物到达靶位的浓度不一样
D.药物作用的靶酶有多态性,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
E.以上都包括
 
22.药物的内在活性指的是( * )。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B.药物水溶性的大小
C.药物脂溶性的大小
D.药物对受体亲和力的高低
E.药物激活受体的能力
 
23.作用于受体的药物长期应用时其作用减弱的机制不包括( * )。
A.受体结构发生改变,降低与药物的亲和力
B.药物排泄速率加快
C.受体发生结构修饰,降低与药物的亲和力
D.受体发生内吞,导致细胞膜上受体的数量减少
E.G蛋白的数量或活性降低
 
24.关于靶浓度的说法有误的是( * )。
A.根据具体病情和药物治疗的目标效应为具体患者设定的血药浓度目标值
B.不是大量数据的统计结果
C.没有绝对的上下限
D.是大量数据的统计结果
E.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体重,基因多态性,肝、肾功能状态等多因素
 
25.不属于目前临床常须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是( * )。
A.地高辛
B.庆大霉素
C.氨茶碱
D.青霉素
E.丙戊酸钠
 
26.药物治疗窗是指( * )。
A.低于最小有效浓度
B.高于最小有效浓度
C.低于最小中度浓度
D.高于最小中度浓度
E.最小有效浓度与最小中度浓度之间的范围
 
27.治疗药物监测检测最常见的样本类型是( * )。
A.血清或血浆原药药物浓度
B.全血药物浓度
C.游离型药物浓度
D.活性代谢物
E.具有高活性的对映体药物浓度
 
28.局部麻醉药中加入肾上腺素,可起到的作用是( * )。
A.增加局部麻醉药的吸收
B.延长局部麻醉药的麻醉时间
C.加快局部麻醉药的代谢
D.加快局部麻醉药的排泄
E.导致局部麻醉药的中毒
 
29.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试验是( * )。
A.Ⅰ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临床验证
 
30.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内容不包括( * )。
A.人体耐受性试验
B.生物等效性试验
C.药物上市后再评价
D.药物急性毒性试验
E.确证性临床试验
 
31.一项成年志愿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表明,饭后立即服用一粒阿司匹林肠溶丸剂,其血药水平与缓释制剂的动力学相似。而当空腹服药时,血药水平则与速释制剂动力学相似。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食物促进了阿司匹林在肠道内的代谢
B.食物增加了阿司匹林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C.肠溶丸既是缓释制剂,又是速释制剂
D.食物破坏了阿司匹林的分子结构
E.食物延缓了胃排空速率,使肠溶丸剂缓慢进入肠道并释放药物
 
32.零售药房药师发现患者同时购买氢氧化铝和四环素,应提醒患者( * )。
A.任何时间均可同时服用
B.氢氧化铝和四环素同时饭前服用
C.睡前同时服用
D.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E.晨起空腹同时服用
 
33.药师为癫痫患者调配苯妥英钠时,患者要求自行加量以快速控制发作,应告知
 
( * )。
A.可适当加量
B.需严格按剂量服用,剂量增加易超治疗窗
C.加量后疗效翻倍
D.加量后毒性降低
E.与食物同服可加量
 
34.零售药房药师为患者调配阿司匹林,患者询问为何阿司匹林肠溶片需饭前服,药师的解释是饭前服用能( * )。
A.减少胃黏膜刺激,便于阿司匹林吸收
B.避免首关效应,增加血药浓度
C.加速药物排泄,减少毒性
D.延长作用时间
E.加速药物代谢
 
35.患者在药店凭处方购买硝酸甘油,药师应指导患者( * )。
A.吞服后多饮水
B.含服时咀嚼
C.每天睡前含服
D.压碎后吞服
E.心绞痛急性发作时,舌下或在口腔颊粘膜处含化
 
36.临床上,医生常让感染性疾病患者在注射青霉素前服用丙磺舒,原因是( * )。
A.丙磺舒能够提高青霉素对细菌的杀伤能力
B.丙磺舒降低青霉素在肝脏的代谢速率,提高其血药浓度
C.丙磺舒抑制青霉素通过肾脏排泄,提高其血药浓度
D.丙磺舒促进青霉素通过细菌壁进入菌体内
E.以上说法都正确
 
37.一位合并心脏病的胆结石患者在胆瘘术前服用洋地黄毒苷,其血药浓度有明显的双峰现象,但是经胆瘘术后,服用同量洋地黄毒苷,其血药浓度的双峰现象消失。请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 )。
A.术前患者胆结石影响药物排泄,术后排泄通畅使血药浓度峰值合并
B.术前药物吸收缓慢,分两次达峰;术后吸收加快,单次达峰
C.胆瘘术后,胆汁经导管流出体外,肝肠循环中断,双峰消失
D.术前药物在胆囊内蓄积,释放时形成第二个峰;术后胆囊功能丧失,无蓄积释放
E.术前患者肝功能异常导致代谢减慢,术后肝功能恢复使代谢正常
 
38.吗啡虽易从胃肠道吸收,但临床通常采用注射给药而非口服,其主要原因是( * )。
A.口服吗啡对胃肠道黏膜刺激性强,易引起严重呕吐
B.口服吗啡经肝脏首过效应显著,生物利用度极低
C.口服吗啡在胃肠道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药理活性
D.注射给药时吗啡起效速度更快,适合镇痛需求
E.口服吗啡会被胃肠道菌群代谢为毒性产物
 
39.某男性银屑病患者长期应用环孢素3mg/(kg?d)治疗,血药浓度稳定在 254.00 ng/mL。后因并发肺结核合用利福平,环孢素血药浓度降至 74.74 ng/mL,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利福平与环孢素在胃肠道竞争吸收,减少环孢素吸收量
B.利福平诱导肝脏代谢酶活性,加速环孢素代谢
C.利福平增加环孢素的肾脏排泄,降低血药浓度
D.利福平与环孢素结合血浆蛋白的能力更强,置换出环孢素
E.利福平抑制环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其重吸收
 
40.患者服用辛伐他汀期间,因感染合用罗红霉素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及肾功能不全,可能的原因是( * )。
A.罗红霉素直接损伤骨骼肌细胞,引发横纹肌溶解
B.罗红霉素抑制辛伐他汀的肝脏代谢,导致其体内蓄积中毒
C.两药竞争肾小管排泄通道,使辛伐他汀排泄减少
D.罗红霉素增强辛伐他汀对HMG-CoA 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E.辛伐他汀降低罗红霉素的抗菌活性,导致感染加重间接损伤肾脏
 
41.患者血压增高6年,服用贝尼地平,血压控制良好。因上腹部不适,造影发现十二指肠溃疡,给予西咪替丁治疗。用药2天后,患者感觉头晕,测量血压100/56 mmHg,其低血压可能的原因是( * )。
A.西咪替丁直接扩张血管,与贝尼地平的降压作用叠加
B.两药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使游离型贝尼地平减少,降压作用减弱
C.贝尼地平促进西咪替丁的吸收
D.西咪替丁抑制贝尼地平的肝脏代谢,导致其血药浓度升高,降压作用增强
E.西咪替丁降低贝尼地平的生物利用度,导致血压异常波动
 
42.药师审核处方时发现头孢曲松钠与维生素C溶液配伍,应立即提出的异议依据是 ( * )。
A.发生沉淀影响疗效
B.增加肾毒性风险
C.导致QT间期延长
D.诱发双硫仑反应
E.增加耳毒性风险
 
43.药物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 )。
A.药效维持时间缩短
B.不能透过细胞膜
C.向组织转运受阻
D.药物排泄加快
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44.影响药物疗效的药物方面的因素有( * )。
A.给药途径
B.给药剂量
C.药物剂型
D.给药时间
E.给药间隔
 
45.影响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有( * )。
A.非竞争性置换
B.竞争性置换
C.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对置换作用敏感
D.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对置换作用不敏感
E.药物间相互结合
 
46.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使药物发生的变化有( * )。
A.药物的起效时间
B.药物的效应持续时间
C.药物效应强度
D.药物毒副作用
E.血药浓度

出处:奥奥鹏作业答案_优学网_专业的作业答案辅导网
网址:youxue100f.com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作业答案_优学网_专业的在离线作业答案辅导网

联系:QQ:306430233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谢谢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本类排行

作业资料综合信息发布网站
联系QQ:3064302332 优学网为您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谢谢
优学网成考作业答案网为您服务!
QQ:3064302332

优学网100分作业答案
微信:wxxygzs
联系:QQ:3064302332 youxue100f.com网为您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谢谢
作业资料辅导平台_优学网滇ICP备2021005493号 成考作业答案联系优学网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2-2018 奥鹏作业答案_优学网_专业的奥鹏在线离线作业答案辅导网 文军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