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作业四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阿希的群体压力试验是关于( * )的经典研究。
	A.依从
	B.从众
	C.服从
	D.侵犯
	 
	2.同宿舍的同学之间交往相对不同宿舍的同学来得更为频繁,这是因为他们的
	 
	(     )。
	A.熟悉
	B.相似
	C.互相吸引
	D.接近
	 
	3.人类生存的必要方式是(     )。
	A.竞争
	B.合作
	C.竞赛
	D.友谊
	 
	4.非典时期出现抢购中药的现象,是(     )。
	A.听从
	B.依从
	C.服从
	D.从众
	 
	5.影响侵犯行为的个人因素不包括(     )。
	A.A型人格
	B.性别
	C.B型人格
	D.归因偏差
	 
	6.“曝光效应”指的是影响人际吸引因素中的( * )。
	A.相似性
	B.熟悉性
	C.接近性
	D.互补性
	 
	7.古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明人们喜欢那些态度、价值观等与自己
	 
	(     )的人。
	A.相似
	B.熟悉
	C.接近
	D.互补
	 
	8.外貌在人际吸引中如此重要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漂亮的刻板印象"。而(    )又是非常重要的。
	A.首因效应
	B.第一印象
	C.最新印象
	D.晕轮效应
	 
	9.在安德森的研究中,他列出了一个包含555个性格形容词的表格,然后请大学生评价对这些性格特征的喜好程度。对这些学生来说,( * )是最重要的品质。
	A.诚实
	B.聪慧
	C.热情
	D.负责
	 
	10.敏感多疑,对他人的不相信、不信任,这种人格障碍指的是( * )。
	A.自恋型人格障碍
	B.分裂性人格障碍
	C.偏执型人格障碍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1.机体在面对压力源时会努力寻求维持平衡。一般经历( * )阶段。
	A.警戒阶段
	B.抵抗阶段
	C.衰竭阶段
	D.结束阶
	E.开始阶段
	 
	12.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救助者的特征包括(       )。
	A.弱势群体
	B.所在地点
	C.外表的吸引力
	D.相似性
	E.需要帮助的原因
	 
	13.群体对成员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方面。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去个体化
	D.群体极化
	E.群体思维
	 
	14.儿童对他们的看护者产生的依恋类型会一直持续到成人,并影响成人期的关系。依恋类型包括(     )。
	A.安全型
	B.回避型
	C.反抗型依恋
	D.理解型
	E.暴燥型
	 
	15.影响服从的因素有(     )。
	A.合法权利、社会规范的形成
	B.责任转移
	C.距离
	D.权威性
	E.人格特征
	 
	16.有强迫症的人常常没有理由地重复一些思维和行为。
	 
	17.人们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叫做依从。
	 
	18.你在看一场音乐会,当音乐会结束时前排的赞赏者起立鼓掌,紧跟着后面有同感的人也起立鼓掌。这是从众现象。
	 
	19.社会惰化,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自己单独完成时少的现象,也称社会消遣。日常生活中的“磨洋工”就是一种社会惰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