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三(第6-8章,权重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质量管理所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是为了实现( * )。
A.质量升级
B.质量目标
C.质量水平
D.质量成本
2.控制图法是以控制图的形式,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是否发生( * )。
A.失控
B.缺陷
C.波动
D.改变
3.排列图法是用于统计和显示一定时间内各种类型缺陷或问题的( * )。
A.数目
B.百分比
C.原因
D.类别
4.直方图的作用是用来显示质量波动的( * )。
A.原因
B.性质
C.状态
D.倾向
5.散布图法是用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方法,它主要分析研究两种因素的何种关系?( * )
A.正向关系
B.互动关系
C.主从关系
D.数据关系
6.六西格玛管理的设计目标是: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 * )。
A.缺陷次数
B.波动性
C.缺陷概率
D.波动概率
7.在降低周转库存方面比较成功的经验是日本企业的( * )。
A.成组技术法
B.零库存法
C.看板管理法
D.快速换模法
8.缩短生产——配送周期的策略主要用来降低哪种库存?( * )
A.周转库存
B.调节库存
C.在途库存
D.安全库存
9.利用ABC管理法对库存进行管理时,对于A类物资,应当实行的控制方式是( * )。
A.定量订购
B.定期订购
C.随机订购
D.经济订购
10.经济批量模型假定库存费用的构成为:换产费用和( * )。
A.保管费用
B.材料费用
C.劳动力费用
D.财务费用
11.( )是指用于改变生产对象物理形态、化学性能,而直接发生生产与运作行为的设备。
A.生产与运作工艺设备
B.辅助生产与运作设备
C.试验研究设备
D.管理设备
12.设备综合工程学追求的目标是最经济的( * )。
A.技术周期费用
B.设备采购费用
C.设备使用费用
D.寿命周期费用
13.全员生产维修是以设备寿命周期为目标的全系统的( )。
A.全面维修
B.定期维修
C.保养维修
D.预防维修
14.设备维修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实质是建立设备维修( * )。
A.信息平台
B.技术平台
C.体系
D.供应链
15.采用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后,可以变“事后维修”为“事前维修”,变“计划维修”为( )。
A.定期维修
B.预知维修
C.更新维修
D.随时维修
16.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的阶段包括( )。
A.质量检验阶段
B.质量分析阶段
C.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D.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7.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 * )。
A.质量改进
B.质量方针和目标
C.质量保证
D.质量控制
18.ISO 9000族标准从( )等方面规范质量管理。
A.机构
B.程序
C.过程
D.总结
19.按照库存在生产与运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可以将库存分为( * )。
A.原材料库存
B.在制品库存
C.维修库存
D.产成品库存
20.按照库存的作用,可以将库存分为( * )。
A.安全库存
B.周转库存
C.调节库存
D.在途库存
21.衡量库存管理的重要指标包括( * )。
A.平均库存值
B.可供应时间
C.库存周转率
D.库存饱和率
22.全员生产维修的特点可概括为“三全”,“三全”是指( * )。
A.全员参与
B.全系统
C.全时段
D.全效率
23.现代设备的主要特点包括( )。
A.自动化
B.电子化
C.连续化
D.高精度化
24.设备选择的方法主要包括( )。
A.净现值法
B.投资利润率法
C.投资回收期法
D.成本比较法
25.设备磨损的主要形式包括( )。
A.技术磨损
B.无形磨损
C.管理磨损
D.有形磨损
26.【简答题】简述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特征。
27.【简答题】简述库存的功能。
28.【论述题】试述设备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29.【计算题】某产品全年产量为3600件,该产品的单件库存费用为40元/年,每一次的换产费用为500元,试计算该产品的经济批量,并计算其生产间隔期。(假设全年为3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