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21春《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二100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计算机及时响应用户的要求,解决用户问题的系统,属于( )。
	A.顺序处理系统
	B.直接存取系统
	C.联机实时系统
	D.批处理系统
	 
	2.系统实施阶段的前期工作包括(   )
	A.系统测试、系统分析、数据库设计
	B.系统分析、数据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
	C.可行性分析、系统转换、系统测试
	D.可行性分析、系统转换、系统详细设计
	 
	3.绘制HIPO图时不正确的步骤是(   )
	A.用一个方块代表一个模块,模块内要标识模块号
	B.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
	C.采用自顶向下扩展的方法逐层分解
	D.在系统设计完成后开始编写HIPO图
	 
	4.下述不属于系统实施阶段工作的是(   )
	A.编码
	B.系统测试
	C.模块结构设计
	D.新旧系统转换
	 
	5.U/C矩阵的主要作用是( )
	A.用于进行战略规划
	B.用于明确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C.用于创建数据库
	D.用于进行系统可行性研究
	 
	6.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 )
	A.组织结构的复杂性
	B.管理方法的复杂性
	C.管理人员的不习惯
	D.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7.模块设计中,块间耦合( )
	A.应尽可能低
	B.应尽可能高
	C.应该适中
	D.程度高低应视模块之间关系而定
	 
	8.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
	A.用户的决策方针
	B.用户的分析方案
	C.系统设计说明书
	D.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9.系统可行性研究所属信息系统建设的阶段是(   )
	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10.系统测试的主要目的是( )
	A.证明已编写的软件的正确性
	B.发现已编写的软件存在的错误
	C.确定已编写软件的功能
	D.测定已编写软件的性能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1.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平台设计的原则为( )
	A.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B.能满足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
	C.系统的可靠性强
	D.投入少见效快
	E.系统的吞吐率大
	F.系统覆盖的地域范围广
	 
	12.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 )
	A.模型法
	B.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C.原型法
	D.面向用户法
	E.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法
	F.面向对象法
	 
	13.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对完成开发的系统进行调试的内容有( )
	A.正确性调试
	B.可行性调试
	C.稳定性调试
	D.逻辑性调试
	E.切换性调试
	 
	14.快速原型法的特点有( )
	A.系统开发周期短
	B.系统适应性强
	C.具有规范和标准的文档
	D.严格按顺序进行
	E.用户对系统的了解程度高
	 
	15.企业资源计划(ERP)概念中包括了( )、( )、( )等三个层次的含义
	A.管理系统
	B.信息系统
	C.软件产品
	D.信息技术
	E.管理思想
	F.企业资源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系统建设的标准化问题是系统说明书中应阐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17.与其他开发的方法相比较,结构化方法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对用户需求的变更响应迅速。
	 
	18.程序流程图适于表示系统的总体功能。( )
	 
	19.详细调查的重点是了解现行系统的概要情况及与外部的关系。
	 
	20.MIS逻辑模型是由硬件、软件、数据结构与文件组织组成。
	 
	21.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成果是文件(文档)。( )
	 
	22.数据流图的逐层分解,属于功能分解性质。( )
	 
	23.管理信息量大,面宽,涉及多种学科领域,但都面向管理,所以形式单调,来源单纯。( )
	 
	24.系统开发建议书是系统开发任务是否下达的决策依据。
	 
	25.数据流图逐层分解可能导致某个或某些外部项的分解。( )
	奥鹏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