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做奥鹏全部院校作业、国开形考作业答案、在线作业、离线作业、答案联系 微信:wxxygzs
 微信:wxxygzs
	电科22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在线作业2[有全部答案]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4.实践的客体是(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6.“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7.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8.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9.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1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2.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3.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14.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1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1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17.“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9.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20.实践是指( )
	A.个人的生活活动
	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