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五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货币需求与商品价格总额成( * )
	A.正比
	B.反比
	C.不成比例
	D.无法判断
	 
	2.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等资产业务活动衍生而来的存款称为( * )。
	A.原始存款
	B.派生存款
	C.中央银行存款
	D.商业银行存款
	 
	3.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反映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实际资源转移的项目是( * )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金融账户
	D.储备资产
	 
	4.下列哪个指标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 *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价格指数
	C.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D.零售物价指数
	 
	5.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成( * )。
	A.正比
	B.反比
	C.不成比例
	D.无法判断
	 
	6.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称为( * )。
	A.原始存款
	B.派生存款
	C.中央银行存款
	D.商业银行存款
	 
	7.( * )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进行的全部交易的货币价值记录,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
	A.国际收支
	B.外汇
	C.国际投资
	D.国际储备
	 
	8.下列哪个指标是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
	C.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D.生产价格指数
	 
	9.目前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M0指的是( * )
	A.国库券
	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
	D.流通中现金
	 
	10.派生存款是由( * )创造的。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证券公司
	D.投资公司
	 
	11.( *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经济政策
	D.金融政策
	 
	1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属于哪种货币政策工具?( * )
	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C.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D.基础性货币政策工具
	 
	13.( * )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指标。
	A.操作指标
	B.中介指标
	C.货币政策工具
	D.最终目标
	 
	14.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通常为( * )
	A.政府
	B.商业银行
	C.中央银行
	D.国务院
	 
	15.( *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以改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工具。
	A.税收政策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再贴现政策
	D.公开市场业务
	 
	16.( * )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主要有市场利率、货币供给量等指标。
	A.操作指标
	B.中介指标
	C.货币政策工具
	D.最终目标
	 
	17.一国经济增长通常用( * )来衡量。
	A.就业率
	B.失业率
	C.通货膨胀率
	D.人均GDP的增长率
	 
	18.通货膨胀的实质是( * )。
	A.物价上涨
	B.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
	C.经济发展过快
	D.职工收入增长过快
	 
	19.最具有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道义劝说
	 
	20.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大量购进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 )。
	A.放松
	B.紧缩
	C.不变
	D.不确定
	 
	21.凯恩斯认为,货币总需求等于下列哪些货币需求之和。( * )
	A.交易需求
	B.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需求
	C.预防需求
	D.投机需求
	 
	22.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 )
	A.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
	B.非现金结算广泛使用
	C.市场中始终存在贷款需求
	D.现金结算广泛使用
	 
	23.如果货币供给持续小于货币需求,将会出现( * )
	A.物价上涨
	B.通货膨胀
	C.物价下跌
	D.通货紧缩
	 
	24.经常账户包含的二次收入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间的经常转移,即商品、劳务或金融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转移后,并未得到补偿与回报,包括( * )
	A.雇员报酬
	B.投资收益
	C.个人转移
	D.经常的国际援助
	 
	25.通常所说的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 * )
	A.消费
	B.投资
	C.净出口
	D.物价
	 
	26.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政策目标
	B.政策工具
	C.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
	D.政策传导机制
	 
	27.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且能对社会的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工具,主要包括哪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
	A.税收政策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再贴现政策
	D.公开市场业务
	 
	28.货币政策的中间性指标包括哪两个层次?( * )
	A.操作指标
	B.中介指标
	C.货币政策工具
	D.最终目标
	 
	29.要充分发挥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作用,通常认为它们的选取要符合以下几项标准( * )
	A.可测性
	B.可控性
	C.相关性
	D.抗干扰性
	 
	30.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要想正常发挥作用,需要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 )
	A.中央银行必须拥有一定数量、不同品种的有价证券,拥有调控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实力
	B.必须建有一个统一、规范、交易品种齐全的全国性的金融市场
	C.必须具有一个规范、发达的信用制度
	D.流通领域广泛使用票据
	 
	3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 )
	 
	32.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共同作用于货币供给总量的多少,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均呈正相关关系。( * )
	 
	33.货币失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 )
	 
	34.国际收支是个存量概念,记载的是一个国家某一时间截点上的对外经济交易状况。( * )
	 
	35.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是用来说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关系的一对概念。( * )
	 
	36.充分就业指的是失业率为零。( * )
	 
	37.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属于间接信用指导。( * )
	 
	38.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外部时滞很难控制,所以研究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更加重要。( * )
	 
	39.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入证券等政策操作以增加货币供给量,这种政策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 * )
	 
	40.经济主体对市场变化的敏感程度、货币政策力度、公众的预期都是影响内部时滞的重要因素。( * )